11月22日晚8點,著名詩人、評論家耿占春教授以“失去象征的世界”為題,在人文傳播學院二樓會議室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講座。
耿占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文傳播學院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新詩研究所研究員,已發表近百篇文學批評和文化評論文章,主要著作有《隐喻》、《觀察者的幻象》、《叙事美學》、《中魔的鏡子》、《叙事與抒情》、《在道德與美學之間》、《話語和回憶之鄉》等。
耿教授指出,直到經濟社會興起以前,整個事物世界都是具有象征意義的。在商品經濟逐漸繁榮之後,世界越來越存在着“去象征化”的趨勢,而我們現在的世界,已經是一個“去象征化”的世界。去象征化一方面使我們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意義的喪失,由此帶來的是焦慮和虛無的感受。象征總是時時與我們對意義的感知相關的,在去象征化的語境彙總,文學話語是否可能給我們顯示一個“意義”的領域;假若答案是“是”,又該如何去顯現?這是耿教授一直孜孜以求考慮的問題,也是他留給我們的思索。

翩翩儒雅風度的耿占春老師

學生們專注聆聽,傾心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