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平安夜,我院迎來了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戴錦華。講課開始前一個小時,二号教學樓209教室門口就已經聚集了慕名而來的學生們,大家對于這節課期待已久。當戴錦華教授走進教室時,全場報以熱烈掌聲并送上了美麗的鮮花表達了我們的美好祝福和感謝。
這次系列講座的主題是後冷戰時期的電影書寫,戴錦華教授第一堂課主要是從全球化背景切入,從“後冷戰”這個詞入手,通過“冷戰”“後冷戰”“全球化”“烏托邦”“知識分子”這一系列關鍵詞為同學們展開了一幅自二戰以來世界格局變動的宏大畫面并提出身為“知識分子”所必然具備的批判,質疑的社會功能,并精辟概括出後冷戰時期的冷戰思維,為同學們認識冷戰之後全球一體化的當下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思路。
戴錦華教授授課時飽含激情,語言極具感染力。在說到“柏林牆倒塌”後東西德情況時,現場的同學們很多都被戴錦華所感染,感動落淚。戴錦華教授将在接下來的三天裡着重讨論在後冷戰時期冷戰思維影響下的中國“大片”。
同學們都很感謝這次冬季小學期的授課,提供機會一睹名師風采,感受學術氛圍,對學術視野的拓寬和專業素質的提高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