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正文
    05 2010.01
梁一儒教授課後随想(2)
日期:2010.01.05 點擊:

梁一儒教授在《中國人審美心理探源》的第一堂課裡,首先對這門課所要講的大概範圍作了一個闡述。這門課主要講美的主觀性和主客觀之間的關系,并把焦點集中在了中國。其次,梁老師講了對于美感的産生有哪些不同的觀點。其中包括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觀,但老師認為美感是美的事物和欣賞美的眼睛相結合的産物,不能太片面。

梁教授在闡釋民族美和時代性時認為,并不是所有民族的東西都是好的,時代不同對美的評判标準也就不同。再次,梁老師又對中國的審美的特點作了概括。并由此展開到中國人和西方人審美器官的差異。審美的四個步驟包括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和審美理解。中國人的審美特點主要有:一、以中和之美為核心;二、重視直觀感物;三、含蓄、内向、不張揚;四、強韌的愛國主義。

最後半小時,老師和我們進行了互動。他接連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六個問題,所引的例子妙趣橫生,作了十分精彩的回答。例如,對于一個同學問“病态作為一種不健康的審美為什麼會有‘市場’”,老師給了這樣的回答:病态作為一個民族一個特定時代的審美趨向,首先是從貴族開始的,貴族有一種領袖作用。但主流的美仍然是哲理的美。此外,在理性與情感的關系上,老師認為在審美創作過程中并不排除理性,對于情感的釋放還是有節制的,就像“悲痛的時候不要寫悼詞”。

相信在明天的課上,梁老師會有更加精彩的演講。

(文:07中文楊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