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正文
    07 2006.09
身心之“旅”——推普小劄
日期:2006.09.07 點擊:

如果說這是一次旅行,那真的是一次對身心雙重考驗的“旅行”。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磨練、曆練來的準确。 終于踏上返程的路,看着這條和來時一樣崎岖又狹窄的道路,六天來的點點滴滴又再次湧現在腦海。有興奮,激動,也有惆怅和迷茫。看看車裡的同伴,一個個都倦了;回想來時的喜悅和激動,而在這時,每個人的臉上多了些疲乏和困倦,當然這幾天來的滿足也在他們的臉上洋溢着,随着車子毫無規律的颠簸振動,他們很快就睡着了。 因為沒有在車上睡覺的習慣,百無聊賴的我隻有一邊看着周圍的風景,一邊在四輪拖拉機裡回想這幾天發生的一切。 7月13号一大早我們一行10人帶着老師和同學的祝願,滿懷着一腔對改善山區人民普通話的熱忱和執着,踏上了去五指山的“征程”。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五指山腹地,總面積1168平方公裡,原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2001年8月18日由通什市更名為五指山市,它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教育中心,是僅次于省會海口的文化都市。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位于西南部的毛道鄉,這裡是橡膠、粉蕉、五指山峰蜜的種養帶。 雖說五指山市是僅次于省會海口的文化都市,但因為海南省的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資源貧乏,這裡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内陸地區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帶着來這鍛煉吃苦的念頭來到五指山,可實際和想象終歸是有差距的。雖說事前已做好準備,可這裡的情況原本我們都一無所知,加上事先對困難估計不足,所以一到當地,心裡不免有些失落、迷茫。我們的目的地是五指山市毛道鄉毛道中學。毛道中學是這一帶唯一的中學。到毛道中學的那天已近下午五點,校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把學校的情況給我們作了簡單的介紹。 毛道中學在校學生共計281人,男生144人,女生137人,其中民族生279人,是一所典型的少數民族學校。共有6個教學班,包括七年級兩個班共106人,八年級兩個班共90人,九年級兩個班共85人。教職工20人,專任教師18人,職工2人,其中有3名志願者,一名支教教師。學校占地31.5畝,校舍面積1841平方米,普通教室6間,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各一間。同時學校為擴建,正在新建教學樓、學生宿舍、教職工宿舍等。總的來說這是一所硬件和師資都比較落後的貧困地區中學。 因為毛道中學在是學生放假後才收到我們要來的信息的,所以沒能及時當面通知學生,他們隻能在鄉村重要的路段幫我們貼通知,具體報名也隻有等我們來之後确定。我們到了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招收學生,本着“來就教,教你想學的”原則,我們招收學生沒任何限制,隻要你想學,隻要我們會,你都可以來。教學的第一天,我們既興奮又緊張,一方面覺得自己終于有用武之地了;另一方面心裡不免有些擔心,不知道第一天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到底有多少人來,會來怎麼樣的學生!八點左右,終于見到有人來了,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看上去大都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還有個三四歲的,更為誇張的是有個還抱在手裡,與我們先前的計劃有着天壤之别,面對這樣一群特殊的學生,我們該如何開展我們的普通話推廣活動? 面對這一困難,我們改變計劃,分成了兩組,一組教他們簡單的漢語拼音,另一組則是教最基礎的英文單詞,同時我們課後還積極地跟這些小同學們交流。面對我們,他們顯得有些羞澀、腼腆,我們一方面努力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另一方面則積極引導、配合他們。對外面的世界,他們充滿了好奇。談話中,我們知道當地的居民以黎族為主,占到98%以上,另有少數的漢族人和苗族人。當地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種植橡膠樹。雖然他們在金錢上很富有,但物資奇缺。打個比方,在海口幾毛錢一斤的白菜,在那裡居然賣到了兩塊五,所以物質生活過得并不富足。在那裡的幾天,我們深深體會到了這點,每天隻吃豆芽、空心菜,吃得我們口舌生瘡不說,感覺好像整個人被掏空了一樣,雖然一天到晚做的事情不多,可就感覺吃再多東西也餓,整個人虛虛垮垮的。吃飯時總會想着回校後要好好奢侈(“奢侈”一詞是我們去了那邊後,對吃葷菜的一種說法,那時突然覺得自己以前很幸福,覺得以前對學校食堂的抱怨、牢騷是多餘的)一頓,慰勞自己。想着在學校一成不變的飯菜,現在也覺得很是可口。 六天過程很漫長,但結束得也很迅速,似乎在我們想好好想想、好好回味的時候,它就逝去了。回想這六天,我們的收獲的确很多,不是說我們教會了那些學生什麼,而是他們無形中帶給我們的啟示、教育,讓我們更珍惜自己今後的學習生活,讓我們更關注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 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這幾天的點滴,設想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會不會因為此行有很大的改變。大的改變真的不知道,但這期間的點滴肯定會影響到我日後的學習生活。甚至改變我今後的生活。因為此行,我似乎萌生了想去西部支教的念頭,想去充實落後地區人們的精神世界。我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懂得、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懂得了要努力去戰勝生活中的困難,要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與學生交談

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