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原站點 學術交流 正文
    02 2017.07
滕威教授“‘殺馬特’背後的文化政治”講座在我校成功舉辦
日期:2017.07.02 點擊:

2015年 11月1日晚7:30,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文傳播學院主辦的滕威教授講座——“‘殺馬特’背後的文化政治”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教106室成功舉辦。本次講座同時也是海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講座。人文傳播學院院長劉複生教授,副院長石曉岩副教授,人文傳播學院張碩果教授、李音副教授、朱傑副教授出席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滕威教授定義了文化研究就是對日常生活進行知識考古,從越生活化、日常化的東西越難理論化現象出發提出了“殺馬特”文化研究必要性。她圍繞“何為‘殺馬特’”梳理了“殺馬特”的來源及在中國大陸的傳播和興起。她講述了“殺馬特”文化從本來是小衆的、時髦的文化到被鄉村化和山寨化的轉變過程,提出了“在這十年的傳播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的問題。 接着,滕威教授從飛碟說的短片《殺馬特青年的憂傷》和“知乎”上對“殺馬特”青年的定義分析了“殺馬特”青年的特征,分析了為什麼“殺馬特”青年受到了全民的嘲笑和批評,這讓我們發現了階級、地域和性别上的差異,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在這個世界上嘲笑誰是最安全”的悲哀。 最後,滕威教授從中國打工者群體的曆史講到“殺馬特”——中國新生代打工者的“文化”宿命。她提道,“殺馬特”形象已被泛化為90後、打工群體、努力向城市靠攏的人,與“新窮人”作了一個比較,提出了一個嚴肅且嚴峻的問題:現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共同的文化圈的可能性和道路在哪裡?她認為,要實現個體在社會中的轉變必須動員全社會,要實現共同的文化圈至少要有超越性的價值。她講到,她作為一個文化研究者,仍然記得人文教育的本質和初衷是為了改變世界。 講座結束,人文傳播學院朱傑副教授對滕威教授的講座作了一個簡單的點評,他提到了如何把自己的位置相對化,如何對自己質疑,對英國興起的亞文化和“殺馬特”文化進行了簡單的比較。 滕威教授的講座獨到深刻,還與學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問答。本場講座在全場師生雷鳴般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文:肖潇

圖:楊振、張指嘉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