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原站點 學術交流 正文
    02 2017.07
郝雨教授“魯迅小說的文化内涵的新視角”講座在我校成功舉辦
日期:2017.07.02 點擊:

2017年4月24日晚上8點,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郝雨教授在我校2教106教室為我院師生帶來一場題為“魯迅小說的文化内涵的新視角”的學術講座。我院近200名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郝雨教授開宗明義:“解讀魯迅可以不局限于文學的角度,從文化的視角出發或許能夠更加理解魯迅”。郝雨教授認為魯迅不僅是中國現代文化的百科全書,而且還是現代文化核心意義的真正表達者。在他看來,魯迅早在1907年的《摩羅詩力說》中,就以“立人”的思想摒棄國民劣根性,重塑新型民族性格,開啟了現代文化的萌芽。而這早于1915年《新青年》提出的“立人”。 同時,郝雨教授對魯迅筆下的“國民性”問題做出探讨,他着重分析了魯迅反映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小說《傷逝》,将其稱之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郝教授将《紅樓夢》、《梁祝》和《孔雀東南飛》這三者視為中國式“大團圓”的典型,并透過魯迅的視角批判其結局的“瞞和騙”,而這正是魯迅思想的根本。

郝雨教授以對《阿Q正傳》的分析将此次講座推向高潮。他深入分析了阿Q這一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中國底層農民形象以及他對于愛情的畸形妄想。在與同時代諸多小說的對比中,郝教授道出了魯迅獨有的幽默和悲情。 郝雨教授的講座啟人心智,給現場同學以啟發和沉思,本次講座在全場同學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撰稿:王茹月 攝影:常榕

//www.hainanu.edu.cn

1

//www.hainanu.edu.cn

2

//www.hainanu.edu.cn

3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