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略之迷失,必然呈現出品牌之亂象。
近期我們在媒體上可以看到李錦記在做廣告,一個是醬料的廣告,還有一個是保健品及個人護理品、護膚品的廣告。李錦記到底是什麼?消費者困惑了。在人們的心目中,李錦記就是一個醬料,怎麼棱不丁又冒出了這麼多東西?
其實大多消費者有所不知,這兩則廣告一個是香港李錦記的,一個是南方李錦記的。兩個廣告出街後,就在消費者的頭腦裡開戰:李錦記到底是什麼?如何給它歸類?開戰的結果是東風壓倒了西風,還是西風壓倒了東風?在信息爆炸、産品過剩的今天,消費者哪裡分得清其實也懶得去分清,他們會統統将其歸之為李錦記。因此,目前來看應是香港李錦記占了上風,因為消費者更多地會把李錦記看成是“醬料”,這正是香港李錦記生産的。
企業品牌之亂
李錦記是一個擁有百年曆史的家族品牌,由創制蠔油起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産品暢銷海内外,打造成了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在國内,李錦記成為了高級醬料的代表品牌。按李錦記的說法,這是企業完成的第一個使命,即把中華飲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成為了一家有品牌、有市場、有規模、有影響、有潛力、有發展的民族企業。我們相信,李錦記如果心無旁鹜、專注于醬料這一領域,不斷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強化這一定位,在國内有望成為高級醬料的不二之選,也會成為一個強勢品牌。而問題就出在1992年,即李錦記成立了其全資子公司——廣東南方李錦記營養保健品公司。按李錦記說法,是吹響實現第二個使命的号角:讓中國的養生文化福澤全世界。
從國家心智資源的角度來說,飲食與養生的确是我們國家的優勢,也的确都可以打造出世界級的品牌,李錦記的這一選擇,應該說是頗具戰略眼光的;再從全球視野來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保健品的需求必将趨旺,李錦記開辟這一新的業務領域也是頗有前瞻性的。
但李錦記卻在品牌戰略方面出了問題,就是将新成立的公司取名為南方李錦記——這無疑是李錦記的品牌延伸。李錦記既是一個企業品牌,也是一個産品品牌,與海爾一樣,将所有的産品都冠上了同一名字。但與海爾不同的是,當提起海爾的時候,人們會把海爾定位成“中國第一家電品牌企業”,而說到李錦記的時候,想到卻是“醬料”或是生産醬料的企業,這就與南方李錦記肩負起李錦記的第二個使命——傳播養生文化根本不是一回事。李錦記原本想利用品牌資産在新的領域取得競争優勢(從短期效果來看品牌延伸應該會有些作用),但卻硬生生地将稠稠的醬料抹在了南方李錦記的産品上,給新的産品增加了負面的聯想,比如,人們在用南方李錦記的植雅漱口的時候是否會感覺到有些醬味?在用維雅化妝品的時候是否又怕塗出醬色?從另一方面來說,南方李錦記的産品的成功,也會沖淡李錦記的“醬料”在人們頭腦中的印象,李錦記擁有的這一消費者心智資源,是一筆無形的财富,是拉升企業成長的不竭的動力,但如任由 “兒子”相殘,随着時間的推移,日積月累,傷害加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有失去這一焦點的危險,而一旦失守,必将成為千古遺恨。開創一個新的品類,必須給産品起一個新的名字。公司開辟新的業務,也要給新的公司起個新名字。李錦記給新的公司取名南方李錦記而不是直接用李錦記思路是對的,但不夠徹底。
新公司取名南方李錦記的失誤,其後遺症在一些方面早已顯現。李錦記是一個家族企業,非常注重公益事業,其以南方李錦記的名義興建了多所希望小學,但小學不叫南方李錦記希望小學,也不叫李錦記希望小學,而是無限極希望小學,“無限極”,是什麼,是南方李錦記的拳頭産品——增健口服液的名稱。而一個産品名稱怎能運用到公關活動中?公關活動的主體隻能是企業。企業通過公關活動來塑造自身形象,以此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進而增進與社會各界的關系,并将良好感性形象附加到企業的産品中去,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可能是南方李錦記的無奈,用“李錦記”吧,宣傳的是醬料;用“南方李錦記”吧,給消費者加強的認知可能還是醬料,因此難能達到宣傳南方李錦記是生産保健品企業的目的;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弱點,字數太多,使用不便,也不易記憶。
同樣在南方李錦記的專賣店的店名應用上也出現了障礙,它取名為“無限極專賣店”。弊端如上述外,還存在一個問題,現在南方李錦記生産三大品類的産品(保健品及個人護理品、護膚品)都在這一專賣店銷售,無限極隻是其中之一,但現在三大品類的産品都統一在了“無限極”的名下,“無限極”吞不下不說,又讓另兩個品類模糊了“無限極”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的“增健口服液”的認知,這無疑又是對無限極的傷害。
因而我們就看到了“無限極”這一産品品牌,不僅扮演了不該扮演的角色并且也使自身受到了損害。當然,“無限極”受到“傷害”并非僅限如此。
産品品牌之亂
南方李錦記最著名的品牌非“無限極”莫屬,它是南方李錦記當家花旦,南方李錦記最初将增健口服液取名“無限極”,因屢獲殊榮,得以揚名天下,後來進一步将市場細分,推出了針對兒童和婦女的口服液。然而遺憾的是,“無限極”并未就此止步,而将其延伸至了衆多的産品之上,出現了無限極品牌家族:如無限極增健口服液、無限極桑唐飲、無限極鈣片、無限極紅果露,甚至出現了無限極牙膏等産品,無限極成了代表太多産品的品牌,一個無所不包的帳蓬品牌。這可能緣自南方李錦記欲要打造的一個所謂的大品牌的夢想,但卻因此而落入了品牌專家所稱的“中國企業第五季陷阱”。第五季是健力寶曆經磨難之後傾力打造的一個大品牌,它包括了汽水、果汁、茶、水,而汽水又包括了可樂、檸檬、蘋果、橙汁等多種口味。消費者要喝第五季,會有幾十個瓶瓶罐罐要他進一步确定,同時當消費者跟商家要一瓶第五季的時候,售貨員也會無所适從,因此就人為地給雙方造成了買賣障礙。第五季營銷推廣所費不赀,但卻不得善終,其錯誤的根源之一即是陷入了打造大品牌的誤區。無限極品牌的延伸,嚴重破壞了無限極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的“增健口服液”認知,無限極代表了太多的産品,同時也就不能明确地指代任何一個特定的産品,成為了一個虛無品牌。品牌力學方程式告訴我們,品牌力量與其代表的産品種類成反比,賦予品牌産品種類越多,心智就越容易失去焦點,品牌就越虛弱乏力。
南方李錦記對于其品牌的混亂也有所覺悟,在2005年初的時候,曾對無限極麾下的産品進行了剝離,把它們劃歸到另兩個帳蓬品牌底下。因此,現在南方李錦記又發展出另兩個品牌:個人護理品系列的植雅及護膚品系列的維雅。而推出這兩品牌也存在失誤——
推出兩大品牌的重大失誤
首先,有違南方李錦記的第二個使命——“讓中國的養生文化福澤全世界”。南方李錦記雄心壯志令人感動,但它并未專注于保健品這一領域,而是擴展至日化品及化妝品,因此給人以失信的感覺。從業務的角度講,這兩大行業并非南方李錦記之所長,更關鍵的是它要面對的競争對手都是專業級的選手,且是國際級的大企業。如同是直銷企業的玫琳凱、雅芳,仙伲蕾德等,在未來的競争中不僅勝算渺茫,這兩大品牌還将成為李錦記的“吸血鬼”。當然可能有人會說,安利不也是多處開花嗎?是的,但安利是世界第一直銷公司,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有了強勢的定位,其領導地位目前無人能夠撼動,人們相信領導者,相信它說的話,相信它的産品,消費它的産品。還有一個事實是,安利是在成功後,再收購推出保健品和化妝品的。所以我們效仿領導者,不是學習它的現在,而是要盯住它的過去,看到它是怎樣成功的——就是專注某一領域,在這一品類取得主導權之後,再圖謀發展。而南方李錦記在保健品行業還遠未達到這一境界,可以說還任重而道遠。
其次,兩大品牌與無限極一樣,都落入了打造大品牌的誤區。從李錦記到無限極再到植雅和維雅。我們可以看到其打造品牌思維是一緻的,就是打造大品牌。李錦記品牌是成功的,無限極也取得了些許成功,我們認為二者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競争不充分的年代,那時,大品牌給人以信賴感及品質保證感,在沒有多少産品可選擇的情況下,消費者相信,一棵樹的果子這個是甜的,另一個也是甜的。然而現在已處于大競争的時代,更多的産品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且品質大緻相當,難分伯仲。這時候人們更加相信的是領導品牌、專家品牌或者定位清晰的品牌。比如海爾,盡管是中國第一家電品牌,旗下有空調、微波爐,但人們有需求的時候,更多的人選擇的可能是格力和格蘭仕。定位清晰的品牌如去頭屑之于海飛絲、營養頭發之于潘婷、柔順頭發之于飄柔等等,人們也會根據所需進行選擇。現在打造囊括衆多産品的大品牌的機會已經不複存在了。
再者,兩大品牌的名字也值得商榷。植雅和維雅都是雅緻好聽的名字,單獨運用那一個都是不錯的,但兩個名字同時運用就不理想,因為它們它們太相似了,相似得使消費者難以分清,這就給消費者造成了混亂,到底這兩者各代表那類産品?而心智運行的規律是,人們厭惡混亂和複雜,而喜歡簡單,因此,在消費者面臨衆多産品選擇的時候,他就會傾向于定位明晰的産品。植雅和維雅是家族的同胞品牌,而家族品牌的關鍵是使每個“同胞”都具有一個符合自己身份的獨特的個體品牌。不要給這些品牌一個家族式的外觀或家族式的身份。要使每個品牌盡可能地不同并相互區别。無限極與二者的區别就非常明顯,也是非常可取的。
李錦記的應對之策
南方李錦記改名
如果說,南方李錦記借勢李錦記的品牌效應,在公司創立的初期沾了光的話,那麼現在的李錦記隻會更多地給南方李錦記“抹黑”。而且母子公司各自越成功,對彼此的消極影響會越大。因此南方李錦記要盡早擺脫李錦記的陰影,而且離得越遠越好,不僅是名字,就是現在脫胎于李錦記的商标也要重新設計,同樣也是離得越遠越好。南方李錦記的全名為廣東南方李錦記保健品有限公司,現在來看也難以涵蓋三大品牌了,所以我們在其廣告中看到的是南方李錦記有限公司。南方李錦記改名已勢在必行。當然,南方李錦記取得新名字後,并不是說就要與李錦記割斷曆史,還是要借勢,但借什麼勢,怎麼借勢,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重新規劃品牌戰略
品牌戰略大師阿爾裡斯有本書為《聚焦法則:企業競争的終極戰略》。這一書名為我們的企業指明了方向。我們正處于全球市場經濟一體化的大競争時代,企業要想在未來的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條是做世界級大品牌。大品牌并不是指規模大的品牌,而是在某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品牌,如可口可樂主導可樂品類,微軟稱霸軟件,寶潔在日化領域一家獨大,但這條路非一般企業可走,沒有強大的勢力則難以問鼎。大部分的企業要走的是另一條路——專門化經營,在某個狹窄的領域或某個産業的局部,實行聚焦,打深打透,成為這一方面的專家品牌。如格力專注于空調,萬向集團集中于汽車的一個部件萬向節,而格蘭仕的微波爐世界第一。
南方李錦記要走的同樣應是第二條路,就是聚焦于中草藥産品,在這領域内做強做大。因此,南方李錦記就需要在戰略上做出取舍,剝離與此無關的業務,不要讓其再侵蝕主業,而要将企業的所有資源傾注于中草藥産品。再則,南方李錦記還要走出打造大品牌的誤區。新時代的營銷,必須讓你的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一個明确的與衆不同的定位,最成功方法就是讓你的品牌能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擁有一個詞,如提起李錦記時我們想到的“醬料”。而中草藥産品太多,且差别也較大,因此需要打造一個個産品品牌,當然在推出産品時,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審視一下新的産品,是否開創了一個新品類,如若不是就要三思而行,因一個跟風的品牌不僅難有大的作為,還将分散企業的資源。當然不能忘了要給新的産品取一個新名字。如果南方李錦記不能走出打造大品牌的誤區,則終将陷入所謂“大品牌”的大麻煩之中。傳統的營銷如此,直銷也是如此,因為不管營銷采用何種方式,最終都是人在消費産品,而“大”品牌并不能在消費者的心智産品階梯中擁有一個位置,不能擁有一個位置就不能赢得消費者的選擇,如果消費者不選擇你的産品,你的麻煩不就大了嗎?(世界品牌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