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正文
    06 2006.09
廣電藍皮書《2006年中國廣播影視發展報告》出版
日期:2006.09.06 點擊:

中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任巍)4月12日上午,國家廣電總局發展改革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2006年中國廣播影視發展報告》(廣電藍皮書)首發式,向國内傳媒發布廣播影視發展年度報告的主要内容。 出席今天首發式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局、廣電總局辦公廳、廣電總局計财司、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影集團和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以

[被屏蔽廣告]

[被屏蔽廣告]

及中國傳媒大學、社科文獻出版社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

廣電藍皮書是國家廣電總局為适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廣播影視事業産業發展需要,委托國家廣電總局發展改革研究中心組織研究和編寫的中國第一部廣播影視發展年度報告。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任廣電藍皮書編委會名譽主任并作序。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任藍皮書編委會主任,國家廣電總局其他領導成員擔任編委會副主任。廣電總局有關司局、直屬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電局和各省級廣電集團(總台)的主要負責人任藍皮書編委會委員。首部廣電藍皮書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據記者首發式上報道,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規劃院院長、發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中國廣播影視發展年度報告》主編黃勇介紹了廣電藍皮書研究編寫工作情況,發布了本年度報告的主要内容。

黃勇說,《2006年中國廣播影視發展報告》研究編寫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科學、理性、求實、可行的原則,追求中國國情、中央精神、時代要求、廣電實際四者的結合,立足于我國廣播影視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了廣播影視面臨的國内、國外發展環境,以事業建設、産業發展為重點,全面總結2005年廣播影視業發展改革經驗,闡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廣播影視發展戰略和發展趨勢。研究編寫工作于2005年7月正式啟動,經曆了制定方案體系、搜集研究材料、分工組織編寫和集中研讨審改等四個階段的工作,其中主要編寫人員三次長時間集中研讨、審閱,精心修改、補充、校核,力求嚴謹、準确、規範。

黃勇說,這部廣電藍皮書承載着三大任務:反映年度廣電行業發展現狀;研究年度廣電改革發展重大問題;分析預測廣電未來發展趨勢。它具有如下三個特色:一時權威性。廣電藍皮書由廣電總局決定編寫并提供資金支持,總局機關各司局、有關直屬單位、各省級廣電局和廣電集團提供有關素材,主要數據均取自權威統計機構。二是針對性。廣電藍皮書力求體現現實的針對性和發展的前瞻性,力求揭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電行業發展規律,直接服務于廣電發展改革的世紀工作。三是專業性。廣電藍皮書按廣電結構和專業特點,構建框架體系,研究與展示相結合,兼具實踐内涵和學術含量。

廣電藍皮書認為,2005年,廣播影視産業已初步形成國有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心格局,主要表現在:産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産業各門類蓬勃發展;國有和民營主體均有較好的市場表現。這一年,電影産業保持着上揚勢頭,故事片産量創“十五”新高,達到260部,電影綜合收入達到48億元,比2004年增幅達33%。其中,全國城市影院票房收入達到20億元,比上年的15億元增長33%;海外電影市場票房達16.5億元,電視播映市場達到11.5億元。電視劇産業繼續穩定發展,全年達到976部1.58萬集的産量。國産影視動畫産量增長迅速,2005年實際生産數量4.3萬分鐘,比上年增長1倍多。

廣電藍皮書直面中國廣播影視發展改革諸多重大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關于中國廣播影視體制改革,廣電藍皮書提出,關鍵要抓住四個矛盾,建立四個體系:一是抓住公共文化需求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文化服務不到位、公共文化産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努力建立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二是抓住廣播影視所蘊藏的巨大産業發展潛力與廣播影視産業經濟不發達的突出矛盾,努力構建廣播影視産業發展體系;三是抓住廣播影視快速發展、社會管理日益複雜與政府管理相對滞後的矛盾,努力建立政府管理體系;四是抓住數字技術迅猛發展與廣播影視科技水平滞後的矛盾,努力構建廣播影視數字技術新體系。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