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正文
    02 2017.07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海南民俗文化數字化研究基地在我校成立
日期:2017.07.02 點擊:

2014年12月20日,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海南民俗文化數字化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在我校成立,基地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聯合建立,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文傳播學院主持管理。

成立儀式上,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舉行了簽約和揭牌儀式,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規劃研究處處長王學文、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校長胡新文、人文傳播學院院長劉複生、書記王兆慶、副院長石曉岩、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主編孫紹先、體育部教授宋靜敏、旅遊學院教授趙全鵬及人文傳播學院部分教師代表出席了成立儀式。成立儀式由劉複生主持。

揭牌儀式後,李松主任首先緻辭,他說中心是文化部指定負責全國民族民間文藝搜集、整理、保護、研究、開發工作的科研單位,中心負責的“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編纂工作曆時30年,共10萬人參與,完成近300卷共計4.5億字的著作,被譽為“中國文化的萬裡長城”,目前,中心承擔着國家社科重大課題“中國節日志”、“中國史詩百部工程”、 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文化資源數字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重要品種空間信息整編”、“村落文化數字博物館”、“中國傳統樂器聲學測量及頻譜分析”、“中國傳統舞蹈光學式有标識動作捕捉系統”、國家文化創新工程“基于位置服務的文化旅遊綜合服務研究與應用示範”等國家重大項目的研究,被國家知識産權戰略聯席辦公室确定為“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實施重點聯系單位”。因此,中心在文化藝術資源數字化建設領域,深入探索科技手段在文化資源獲取、注冊、保存、管理、檢索、傳播、應用等各個環節的應用性研發,在文化藝術資源精細化、素材化管理領域的技術集成應用和基礎文化資源數字平台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國内領先優勢。中心願意通過基地的平台與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在海南民俗文化數字化研究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中心将通過項目注入、科研合作、協同創新等方式,推動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水平的提升。

随後,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胡新文副校長緻辭,他說基地的成立既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一件喜事,也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文傳播學院學科建設的一件大事,學院今後将會以此為抓手,大力推進海南民俗研究學科的建設,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他指出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具有非常悠久的海南民俗研究曆史傳統,周偉民、唐玲玲教授年逾八旬,卻仍然廢寝忘食,忘我工作,把全部身心都撲在海南民俗研究中,令人震撼,也令人感動,現在基地的成立要繼承他們的研究精神和研究傳統,繼續把這一學科建設好、發展好。最後,他對基地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是要加強與中心的聯系,及時彙報、及時溝通,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二是要形成強有力的研究團隊,要把我校比較分散的研究人員整合為一個團隊,集合所有的研究力量,形成要有較強凝聚力、戰鬥力的研究隊伍,加強聯系,協同合作;三是研究領域要擴大,海南民俗研究與内地最大的區别在于,我們的研究領域還要延伸到南海,南海漁民有上千年的民俗文化,這些都是中國文化主權的象征,需要引起我們的大力關注,形成系統的研究成果,為國家戰略提供學術支撐。

成立儀式上,李松主任還為基地主任胡新文教授、常務副主任劉複生教授、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焦勇勤教授頒發了聘書。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