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16:40—18:00,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在海甸校區1-T101教室順利舉行。人文傳播學院2018級、2019級班長、心理委員和寝室長參加此次講座。
本次培訓會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吳九君老師主持并講解。吳老師就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了專業培訓,培訓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标準、精神疾病以及防止自殺三個部分。

首先,老師開門見山地指出了判斷他人心理健康狀态良好的科學标準和罹患精神疾病的三條原則,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論證了心理委員掌握和運用相關心理知識的重要意義。
緊接着,老師介紹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這兩種最常見的心理疾病,向同學們普及了這兩種疾病的征兆、症狀以及周圍人正确的應對方法。
在普及有關抑郁症的知識時,老師細緻地向同學們梳理了與抑郁症病人的正确相處原則,包括不能過高苛求、淡化無名之火、謙讓并且忍耐等10條。
其中,對于“淡化無名之火”,老師向心理委員們強調:與抑郁症患者溝通疏導的過程的确非常辛苦,因此應該正确理解患者的怒火, “抑郁症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善良的人,因為他們的委屈和煩惱都是向内部抒發的,發完火之後,他們反而會更加自責。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便能學會将無名之火淡化而不是‘正面接招’——學會讓自己在舒服的狀态下去幫助他人,這樣才能将心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持久。”
老師還向同學們推薦了《丈夫得了抑郁症》這部電影,希望同學們通過影片了解抑郁症患者及其周圍人的生活狀态,同時學習影片傳達出來的一些科學治療方法。

最後,老師就自殺這一話題向同學們講授了自殺的原因、征兆、心理表現和應對之法。
在自殺死亡者中,約80%在行動中能以各種形式表露過自殺念頭。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他人表現出來的呼救信号,當直覺意識到對方的話語有告别的意味時,一定要保持警惕,進行耐心安慰何陪護,而不是責罵,并建議對方盡快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求救。
學習心理知識不僅是為了幫助他人,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很多困惑。對于“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這個終極命題,老師給出了心理學意義的答案——“首先是為了活着,其次是為了活得更好。”
“我們遇到的大多數挫折都是因為不能活得更好而形成的,因此當暫時不能活得更好的時候,就先退一步,先活着,萬事都有退路,因為再大的困境都不至于以死謝罪。”老師動情地說道,“我希望所有同學都能向自己承諾:今後遇到任何問題,都要保證不以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辦法。”
最後,老師再三強調了班委向全體同學宣傳校園尋求心理咨詢輔導途徑的重要性。

此次培訓會向以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為主的學生群體普及了必要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對于班委展開後續學生工作、觀察同學心理狀态、疏導同學心理問題具有深刻意義。在各級領導和各級組織的支持下,學校心理工作中心将矢志不渝,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