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手冊
當前位置: 首頁 學生工作 心理健康 心理手冊 正文
    09 2009.06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39%的學生感到壓力過大
日期:2009.06.09 點擊: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心理學社對該校大學生做了一次關于“現在的大學生活,你過得快樂嗎?”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調查顯示,學生們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都比較關心,其中有2.4%的人選擇“非常關心”,而性格與氣質、人際交往、成功心理學等成為大學生們最感興趣的心理話題。此外,感到學習和擇業壓力大、對人生缺乏目标、不敢面對挫折等,成為大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學習擇業壓力過大

據了解,在調查中,有39%的大學生感到自己所面對的學習、擇業壓力過大,這讓他們有些不堪重負。一些大學生反映,随着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他們希望在學校裡能儲備更多的知識,給将來的就業增加砝碼。因此,在學有餘力的同時他們頻頻給自己充電、積累能量,或者從一入學就開始為自己的考研夢而努力。以至于一些學生在超負荷的學習運轉下有些吃不消,而且自己沒法及時排解、釋放這些無名的壓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問題。記者在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前來咨詢學生中,有1/2左右的人都是因學習和擇業的壓力大,自己又無法調整出來,經常會感到很憂郁,所以才去心理咨詢中心的尋求幫助的。

郁悶迷茫情緒普遍

對自己的人生缺乏目标,感到生活壓抑,從而導緻郁悶、迷茫的情緒出現,這是此次接受調查中的1/3的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記者在哈市的部分高校走訪中了解到,除了一部分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對自己的職業和繼續升學等方面設立了一個努力目标外,大部分在校大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自己今後的生活和奮鬥目标沒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今年讀大一的學生曉波很迷茫地對記者說:“開始我真的對大學有很多憧憬,可是真正上來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給自己找準位置,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課、自習、吃飯。現在社會上人才這麼多,本科生也不像以前那麼吃香了,我不知道自己大學畢業後能做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每天幾乎就是這樣迷迷糊糊地混日子。”

面對挫折無所适從

在調查中顯示,有大部分學生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自負和自卑的矛盾心理。他們表示,在遇到困境或者挫折時,往往無所适從。今年在讀大三的銘輝對記者說:“現在社會對每個人的各方面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面對激烈的競争,我也給自己設定了比較高的門檻,并且設定了‘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因為我覺得自己輸不起,一旦失敗了就會和同起點的人差一大階,自己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挫折和失敗在我看來很可怕……”而大二學生嚴峰則說:“我從小到大一直都很順利,沒受過什麼挫折。如果讓我回答怎樣在挫折中成長起來,我也不知道。”

很多人把話悶在心裡

當調查中間及“你怎樣發洩你的不良情緒?”時,有相當多的人都選擇遇到不良情緒時選擇“悶在心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學生對記者說:“我覺得社會很複雜,所以也不太相信别人,遇到什麼事情我想還是自己解決得好。”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詢教師對大學生的此種做法表示并不認同,他們認為,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或者情緒不好的話,一味“悶在心裡”自己又不能及時進行調适,那麼負面情緒的淤積将可能導緻危機心理的出現,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學生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極端事件。心理咨詢教師建議,大學生還是應該建立相信他人、相信學校心理咨詢機構,能夠正确明辨是非的觀念。

另外,調查中顯示工科、文科院校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的情況,也造成了部分大學生對戀愛問題存在的不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