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應讀、選讀書目 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哲學系學術文化節制定了一份推薦書目《北大學生應讀、選讀書目》,其開章即為: “北大百年文化之積蘊,在治學濟世之鹄的。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思天下之興,行匹夫之責,更當以讀書治學為始基。善其身方能達兼天下,繼往聖之絕學而可開萬世之太平。然典籍之衆浩如煙海。生有涯而知無涯,故讀書不可不辨輕重先後。精于擇書者,衡風而行;疏于識辨者,河海泛舟。書目之成,所求指數者雖不乏學林耆宿,書壇翹楚,卻循循而善,悉悉面理,是令吾輩極涕銘懷,深感正道存焉。視此時,發弘好讀之風,以繼天人之責,舍我輩者其誰 而仰瞻母校之嶷嶷,思前賢之殷冀,能不悟以往之所失而知來日之任重乎!吾輩當自勉!” 這份開場白就充滿了古韻,這種風格同樣決定了推薦書目主要是經曆了曆史淘汰的經典,其中30本為應讀書目:
● 《周易》 參讀《周易大傳今注》 高亨編注 參讀《周易譯注》 周振甫 譯注
● 《詩經》 參讀《詩經譯注》 江陰香編注
● 《老子》 參讀《老子注譯及評介》 陳鼓應著
● 《論語》 參讀《論語譯注》 楊伯峻譯注
● 《孫子兵法》 參讀《孫子譯注》 郭化若譯注
● 《孟子》 參讀《孟子譯注》 楊伯峻譯注
● 《莊子》 參讀《莊子今注今譯》 陳鼓應譯注
● 《史記》 參讀《史記選》 王伯祥選注
● 《壇經》 參讀《壇經校釋》 郭朋校釋
● 《古文觀止》吳楚材、吳調侯選注
● 《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編 陳婉俊補注
● 《宋詞三百首箋注》 朱古微 重編 唐圭璋箋注
● 《紅樓夢》 曹雪芹、高鄂著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著
● 《魯迅選集》
● 《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著 塗又光譯
●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瞿同祖著
● 《理想國》柏拉圖著 吳獻書譯
● 《神曲》但丁著 王維克譯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著 曹未風譯
● 《思想錄》帕斯卡爾著 何兆武譯
● 《社會契約論》盧梭著 何兆武譯
● 《純粹理性批判》康德著 何兆武譯
● 《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著 傅雷譯
● 《科學史》丹皮爾著 李衍譯
● 《共産黨宣言》 馬克思、恩格斯著
● 《資本論》(第一卷) 馬克思著
●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恩格斯著 張仲實譯
● 《毛澤東選集》
● 《鄧小平文選》
這個應讀書目公布以後,不少北大學子認為該書目政治味道過于濃厚。此外中國古典文獻接近一半,而現在社會科學著作則寥寥無幾,因此又被認為“太古”,仿佛回到“原始時代”,而且抱着“國粹”不放,擠占了新書、外國文學、外國思想著述和科學書籍。而該書目公布時附有梁啟超、魯迅和黃侃開列的國學書目,這不僅讓人懷疑此書目選書具有明顯的傾向性,并且容易作為文科科系尤其是中文系或者曆史系的參考書目。另外書目僅僅推薦30本,顯然不大滿足北大學生的好胃口。所以以下30本選讀書目,在數量上做了彌補,但是在選書特色上卻和“應讀”部分同出一轍。 選讀書目:
● 《禮記》
● 《左傳》
● 《荀子》
● 《韓非子》
● 《論衡》王充
● 《三國志》陳壽
● 《世說新語》劉義慶
● 《文心雕龍》劉勰
● 《李太白集》李白
● 《資治通鑒》司馬光
●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
● 《儒林外史》吳敬梓
● 《人間詞話》王國維著
● 《聞一多年譜長編》聞黎明著
● 《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著
● 《國史大綱》錢穆著
● 《聖經》
● 《國富論》亞當·斯密
● 《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 《複活》托爾斯泰
● 《物種起源》達爾文
● 《城堡》卡夫卡
● 《飛鳥集》泰戈爾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
●《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依德
● 《西方哲學史》羅素
● 《曆史研究》湯因比
● 《德意志意識形态》馬克思
●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恩格斯
● 《哲學筆記》列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