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國際旅遊島商報張總、王總等領導
第一問
問:各位老師好,我想問一下,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咱們報社的發展肯定是有非常多的創新的,在新媒體的發展之下報社也有一定的變化和改觀,那麼我想知道報社是怎麼适應新媒體發展的?
答:謝謝這位同學。我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感謝兩位老師帶領同學來到我們報社交流。我今天對這場交流非常重視,報社的主要采編領導都來到了這裡。為什麼呢?在我們報社的形成和發展中,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瓶頸,這個也與我們自貿港的發展相關。很多的朋友和外地的同仁都問我,你們海南自貿港發展最缺的是什麼?其實海南自貿港發展不缺政策,就缺人才。現在最大的瓶頸就是人才,同樣我們報社也面臨着這個問題。
剛剛看到的這個片子是我們19年拍的,現在又過去了兩年,在這兩年的時間裡發展得很快。但是,我們現在的情況就像是我們開電動車沒電了,跑不動了——海南本來就缺人,現在發展快了就更缺人了。我們怎麼樣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夠發現人才,這是我們最急迫的。今天我專門來到這個座談會,是想要向你們介紹這個企業,希望通過你們的眼來了解一下我們報社的情況,也希望你們回到學校裡,能向同學介紹一下我們報社的情況,歡迎你們到我們報社來實習,也歡迎你們有機會成為我的同事。
對于剛剛那位同學問我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大。現在傳統媒體的消亡已經是不争的事實,新媒體的渠道實在太多了。之前有新浪,有騰訊,有百度;現在有抖音等等,渠道層出不窮;随着科技的發展,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新的渠道。
因此,我覺得我們單純去追求技術上的東西是追不上的,尤其大家知道我們是國有媒體,我們從技術上到渠道上跟那些平台企業是無法相比的,如騰訊和阿裡等等。它們現在平台太大,流量太大,就算我們媒體也得借助它們的渠道,它們的流量,它們的平台去傳播。我們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如此強勢的媒體,它們也要借助它們的平台。我們沒有做什麼空架子的東西,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前段時間,有什麼建設融媒體中心,立了一塊大屏幕,找幾個人坐在那裡,讓人參觀——我們都沒做這樣的事情。我們簡簡單單得,就是人就在那裡。
重要的是什麼呢?第一個是觀念,觀念要突破傳統的界限,随着互聯網的發展,随着時代的發展能夠不斷地更新。隻有更新你自己的觀念,跟上這個時代,用新媒體的思維來尋找新的傳播渠道、傳播方式,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剛才說到做短視頻,大家都知道現在短視頻很受歡迎,我們做短視頻,我們做直播,做有聲海報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傳播效率。所以我覺得觀念和思維轉變到了新媒體這一區域,那你就到新媒體這邊來了。
第二個是新媒體組織。新媒體的發展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要做假大空的虛架構。我們針對我們報社的實際發展來做對新媒體的實際規劃。我們明确要求我們要結合商報的實情,結合我們傳播的對象,實事求是、紮紮實實地來做我們的新媒體。比如說我們的椰網和海拔。海拔是我們自己團隊研發的手機客戶端,我們主要是通過口碑傳播、線下推廣,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和商業手段達到的是紮紮實實的下載量,而不是空架子式的下載量。
第三個是人才的培養。我們的紙媒編輯晚上刊發報紙,白天要輪流到新媒體體驗。人在最難的時候要改變觀念、改變思維。昨天開會主任還在說有的紙媒編輯觀念改不了,他認為稿件改好後可以等會發布,而我們的要求則是稿件改好後及時發布。我們這裡有一個最老的編輯,但是他工作得很好,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的觀念。還有我們的記者,我們要求我們的記者要做直播記者,既要寫稿又要承擔着直播的任務。我們這次消博會上四天六場直播我們的直播記者就進行了很多場,其中有一場是她一人拿着話筒不間斷地直播了五十多分鐘,通過海拔手機客戶端和新華社對着億萬觀衆進行直播。這就是我們的新媒體模式。現在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怎樣的渠道,那怎麼辦呢——人最重要,人的觀念最重要,人的思維最重要,這幾個改變了,其他的都不成問題。
我們的直播在田間,在地頭,在廣闊的大地上,我們的記者用腳來丈量它,記者在哪裡,哪裡就是直播室。這是我一直秉持的觀念,而後的新媒體發展,我依然堅持這個觀念。甯願把錢留作記者編輯的獎金,增強記者的獲得感、幸福感讓他們有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做假大空的事情。同學們以後可以來這裡實習,在我們這實習,我們有實習費給你們,在我們這裡工作,我們有相應的費用給你們,我們最希望的是有才華的同學,與我們理念相同的同學到我們這裡工作,我希望我這裡能成為一個人才聚集之地。
第二問
問:董事長之前提到,目前發展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最需要的就是“德”,我想知道,除了“德”之外,貴社對我們學生還有什麼具體的專業才能或者說是品德品質的要求
答:看到你們提出的豐富的問題,我就知道你們對于未來有很多的憧憬。
除了專業以外,我需要你們去涉獵更多的其他的旁類知識,比如說你是學傳媒的,我希望你可以掌握一些影視、文學相關的知識,甚至需要你學一些邏輯學,這些對你們未來的工作非常有好處。現在我們的要求不是單一專業型的學生了,比如說直播記者,他不單是“我可以寫”,“寫得好”就行了,還要求對新聞的聚合能力,對現場的應變能力,這裡面就牽扯到邏輯學,組織材料現場調度。你涉獵的專業知識要廣泛,雖然你可能有固定的專業工作,但你對很多知識必須要了解一二,才能觸類旁通。
你們現在,每天需要拿出一到兩個小時看書,這對你們今後的工作和成長非常有幫助,如果你們做到的話,你就比别人在未來的工作道路上先行一步。你們現在在同一個平台跑道上,誰能夠先行一步,或者是誰有預見性,你們的未來就會更加精彩。你們學習很多的科目,你們誰能夠涉獵更多門類的知識,多接觸社會,就會有預見性的先行一步,超越你們的同學。
你問我自貿港需要的人才要怎麼樣,我會說熱愛是第一,熱愛以後行動是第二,行動以後要有預見性。我們需要的是複合型的人才,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的所謂人才,也不是所謂的專業人才。複合型的人才就是思維多樣性,知識多樣性,多接觸社會,貼近社會,這就是自貿港最需要的人才。
第三問
問:各位老師好,可以問一下貴社在招聘的時候比較注重應聘者的哪些方面?
答:剛才我們講了人才。人才我們注重的是“德”,負責招聘、設計招聘考題的人都是知道。
三十二年風風雨雨走過來,我們報社到現在發展的還是比較好的。在這三十年中,我在這裡待了二十多年,我深深的感覺到一個人的“德”是最重要的。人說德才兼備,但沒說才德兼備。“德”其實有很多,比如說一個人的品行,品性等等。
三十多年裡,不論是我們最艱難的時候還是我們順利的時候,都是靠跟我有同樣理念的同事和我一起奮鬥,報社才走到現在。
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他們的思維有時候是不正确的。他們來這裡工作,往往工作三個月兩個月或者半年左右不辭而别,人就消失了。我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人的德的問題。
當然我們還有其他要求,就是才華。請王總從專業角度來介紹一下招聘的專業。
答:同學們好,老師好。剛才對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張總已經做了大緻的回答了。除了張總剛才講的這些,我們在招聘的過程當中,還會注重應聘者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要有的。
責任心也是要有的,這一點非常的重要。有責任心和沒有責任心區别是很大的。如果你有責任心,你會想法設法把這件事做好,如果你沒有責任心,你就覺得完成差不多就行了,紅糖白糖都一樣,差不多就行了,那這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還有對企業的忠誠度。剛才張總也說了,你幹着五六天就走了,連打聲招呼都沒有,這樣是不行的。
還有團隊協作能力,任何企業招聘的時候,不僅要求個人能力要求還要求團隊的協作能力。
最後就是學習能力。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會學到很多專業知識,但是出了社會以後,還要不斷地去學習的,所以這個學習能力,也是要有的。
第四問
問:報社對于員工的語言文字能力應該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但是對于語言文字的考察在短時期内是無法得出結果的,我想請問報社在面試時是怎樣确定入職的資格?
答:在座的各位在人文傳播學院有學新聞的,影視的,有好多專業。跟你們講,坐在台上的采編領導,絕大部分并不是學新聞專業的。為什麼我們能走到現在走到一起呢?還是剛才我說的,不一定學這個專業的才從事這個專業。當然學什麼專業都各有各的優勢,關鍵在于自己是否喜歡這個職業,是否願意為這個職業去努力,這很重要 。那麼請王總回答一下剛才那位同學的問題。
答:我們同學都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離我們就業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個問題我們在兼職的時候也可以用得上的。剛才那位同學說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那麼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考察這些的呢?最直接的就是聊天,現在的這個面試和我們以前在電視上看的已經不一樣了,它的場合可能就是專員在某個角落裡和你就這麼随便的聊天。我們在面試時不是一排坐那兒,那氛圍太緊張了。它會讓你在很輕松的環境下,讓你聊聊自己的經曆、自己的故事,以及就熱點問題探讨一下,聊下你的想法和觀點。比如說各位同學喜歡看微博熱搜,就有一些有争論的社會問題,什麼偷稅漏稅類的。提出某一個熱點問題讓你來聊,然後他就可以通過溝通交流的過程來知道你的表達能力怎麼樣,思維邏輯怎麼樣,通過對這個事件的判斷來判定你基本是個什麼樣性格的人,這樣還可以了解你平時知識面的涉獵程度。所以同學們平時看手機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些新聞,省内新聞和上熱搜的新聞都可以關注下。但是不是說所有的崗位都注重語言表達能力,要分崗位,不同的崗位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求也會不同。我們不會隻要你開口說的非常好就認定你是人才,還是要進行全面評估的。
第五問
問:現在很多企業都有管培制度,我想問一下貴企業是否有類似管培制度的制度
答:在前面我們跟大家聊了這麼多,大家也知道我們是非常重視人才的。人才對我們企業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财富,所以在我們的企業日常中,我們會對人才愛護有加,尤其是對員工的成長特别的重視。而像剛才提出的管培制度,我們也一直進行。我們從普通的崗位培訓一直到領導,每一個人都會有一筆培訓經費,企業也會根據你本身的情況有計劃地進行培訓。入職前也會進行企業文化培訓,讓員工更好的了解企業,快速地融入到企業之中。除此以外,在日常中我們也會做一些專業的培訓,比如說我們的采編人員,記者,編輯,校對及攝像,他們都有專業的培訓。還有通用技能的培訓,比如說心肺複蘇,執行力,時間管理等等這些不管哪一個崗位都可以用得上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的培訓。
除此之外,對優秀員工,我們企業會自費派他到專門的培訓機構比如網信辦宣傳社舉辦的一些培訓中學習。優秀員工會獲得年終獎,除此之外還有績效獎。因此我們的管培制度是非常完善的。
第六問
問:我想問一下,既然剛剛提到了招聘問題,我想知道貴社在吸引人才及員工有什麼福利嗎。
答: 這個問題問的好。這些問題,請我們的負責人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答:針對這些問題,我為大家解答一下。我們這邊招聘呢,是簽三年的合同。我們是有三個月的試用期,然後試用期之間,我們會有一些考核。我們都有五險一金、年終獎、培訓。我們的培訓會有專業技能培訓,比如說攝影攝像和劇本,我們會找一些課程,對大家進行提升。
答:我們的福利是一定要問的。我們的三頓飯都在我們的食堂吃,都是有菜譜的。我們作為國有企業,嚴格按照勞動法來辦事。五險一金是正常的,節日加班三倍工資,這些一點都不缺,我們這裡一絲一毫都不馬虎。其他的福利,帶薪休假,生育福利。這個帶薪休假一般企業是做不到的。等你們結婚的時候,有婚假,生育子女的時候,産假是180天,一天都不給少,福利非常的好。還有培訓,昨天我們剛得到了海大的學習型企業的榮譽。我把我們的主要領導都送到你們海大去學習,然後呐,我們的中層以上幹部也全部到海大的實戰訓練班去學習。每年我們都有經費送員工去上海等地去學習,我們對培訓是舍得下功夫的。我們幾乎每周都有内部培訓,培訓急救,心肺複蘇等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這些都是要繼續學習的。
最主要的還是薪酬。我們的薪酬,坦率的講,在海南媒體當中,屬于中上等。但是,我相信,在今年年内,我們肯定把中字去掉。我們的經營發展是跟工資挂鈎的,我們的今年的任務如果完成的話,我們的薪酬會是海南媒體最高的。所以我們有底氣,邀請你們到海商報工作。
第七問
問:請問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貴社要怎麼差異化競争
答:現在新聞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一個新聞大家都搶着發,發來發去就那幾條,誰發的快流量就大,發的慢流量就小,克服這個情況說實話是非常困難的。想在新聞中做一些突破,想做一些差異化的新聞作品,比較難。
從幾個方面來說,首先是采訪和新聞寫作本身。我們要求記者寫原創新聞,培養專線記者,專業化記者,他們能洞察每個專業行業的變革創新,在這樣的基礎下寫出一些有深度的原創新聞。比如說财經新聞記者,找一些企業的年報财報進行分析,做一些深度報告。我們也希望記者對于社會熱點問題能夠有所創新,進行一些社會熱點新聞的報道,做一些社會介入。最後就是記者做直播,不算新聞發布會,我們每周都會進行獨創的新聞直播,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策劃的直播,比如說我們的一位記者,一周會出兩到三期說自貿港,專門從一個側面解說自貿港的政策以及熱點話題,非常的受歡迎。我們在各個方面環節上都做出了努力。
在策劃上,我們也力圖用一些新的技術作出新的突破。我們現在做了一個有關建黨一百周年的活動,在日月廣場的活動現場,你可以給紅色影片配音,我們會選擇優秀作品在抖音進行發布。我們即将推出一個有聲海報的活動,叫做“我的事業”,包含不同時期的優秀共産黨員,從這些策劃中進行差異化劃分。
我們對整個輿論走勢也有把握,比如最近剛舉辦的消博會的熱點話題已經成為過去,下一個熱點話題就是建黨一百周年;而在建黨一百周年大家都在做活動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如何獨辟蹊徑,做出不一樣的東西。我們會策劃一些大型的活動,比如我們将要沿着母親河進行大型專題采訪,既是原創又比較新穎。競争太激烈,新聞同質化太嚴重,我們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第八問
問: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在海南自貿建設之下,貴社接下來幾年的發展側重點是什麼。
答:剛才我們講了報社的發展,新媒體介紹的比較多,其他産業也介紹了一下。大家都知道媒體是需要資金投入的,新媒體賺錢是少數的。
黨報黨媒是政府給了大量的補貼。如果要市場化賺錢,據我所知,國内沒幾家。不賺錢得有投入,這怎麼辦?這就要經營,用經營來支撐傳媒的發展。
我們報社的産業分兩半。第一半,文娛産業。我們的手遊在海南的體量是比較大的,我們還有一個全國排在前五的海南最大的網紅直播平台,叫椰圈兒,流量很大,每天有數萬人在平台上看網紅秀才藝。我們也有自己的競技娛樂平台,現在已經上線了,進行的非常好,是做體育競技的。這些是我們的文娛産業。第二半是我們的旅遊産業。我們有旅遊寶,旅遊寶是做電子旅遊商務,我們這些産業加起來,才能支撐我們的發展。自貿港呐确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機遇。消博會我們進行了多場直播。三十年的變遷,海南變了,海口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大都市,海南發展的也很好。所以我們的報社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也是翻天覆地,日新月異。不但我們的媒體,在我們的經營上,我們會有個更大的發展。那我們的目标是什麼呢?聽黨指揮,為民發聲,為民發展,發揮好傳統媒體的功能,同時讓我們的職工分享到我們發展的紅利,這就是我們的發展目标。
第九問
問:剛才我問了一個比較現實向的問題,那我現在想聊一下比較宏大的問題。現在海南正在建設自貿港,那我想問下您對自貿港建設有什麼看法以及貴社在自貿港建設中又要發揮怎麼樣的作用?
答:海南自貿港是海南百年的機遇,你們零零後來到這兒看到了就是椰風海綠,我們來看到的是貧窮與落後,但是經過32年的奮鬥,在黨的領導下,在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發展到現在,從旅遊島到自貿港,這不僅是對海南乃至對我國的發展都具有戰略性的意義。我希望你們在畢業後能留在海南工作,海南的機遇比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好。你們畢業的時候正好是2023年,2024年,海南的發展會有相當大的突破,你們會是真正享受到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紅利的一代,也是會跟海南自貿港共同成長的一代,海南需要你們發揮才能,貢獻才能,希望你們選擇留在海南島 。我覺得我這一生最正确的選擇就是融入海南,很多人走了,我留下來了,我見證了海南的發展,參與了海南的發展,我非常有成就感,我們報社也一樣。我相信随着海南自貿港發展,我們企業會越來越好。等到你們來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你們我們的遠大目标,那現在的目标大家都知道。我希望你們能建設報社,和報社以及自貿港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