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是高等學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各項工作的核心。為了在我院建立健全教學督導、檢查和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教學及教學管理規範化,更好地引導全體教師紮實履行教學職責,強化教學質量第一的意識,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根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本科教學督導工作條例(修訂)》(海大辦[2014]9号)、《關于規範院(部)級教學督導工作的通知》(海大教[2016]7号),結合我院督導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條例。
第一條 學院設立教學督導組,教學督導組由7至9人組成,由分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組長。
第二條 教學督導員由學院聘任,兼顧不同的專業背景,聘期一般為二至四年。教學督導員的聘任條件:
1、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或教學管理經驗,有良好的教學成績。
3、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師生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實事求是,堅持原則,敢說真話,願為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4、了解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熟悉學校和學院教學管理的有關政策和規章制度。
第三條 教學督導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1、教學督導組的工作以嚴格教學管理、加強教學督導、保障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檢查督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指導整改為工作思路,對學院的各種教學工作和教學活動行使督查、調研、評價、指導、咨詢等職能。
2、每學期初制定教學督導工作計劃和聽課日程安排。每學期末進行督導工作總結,并寫出書面總結材料。
3、組織督導員深入課堂聽課。對教師的教學态度、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及教書育人等教學情況進行檢查、評價、幫助和指導。着重點在于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4、組織督導員進行教學工作各主要環節的檢查和質量評估。包括教學日曆審查、期末試卷審查、作業抽查、實驗報告抽查、期末試卷批改質量抽查、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抽查等。
5、不定期召開督導組會議,研讨督導工作問題。積極探索督導工作的新思路,改進教學督導的方法和形式,充實教學督導的工作内容。在完成日常的“督教”工作的同時,要把“督教”、“督管”和“督學”三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
6、深入研究學院教學改革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為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提出建議與咨詢。
7、對優秀課堂教學質量獎、教學成果獎等有關獎項的參評候選人及對申請晉升職稱的教師進行審議。
8、不定期彙總并反饋督導信息。
第四條 教學督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
1、參與課堂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須聽課8次以上。
2、了解全院實踐教學的運行情況。特别是對學院實驗教學和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情況進行檢查。
3、參與教學主要環節的檢查。每學期開學初,參與對各門課程的教學日曆審查。每學期期中,參與期中教學檢查的各個環節的檢查。每學期期末,參與期末考卷審查和期末考試巡考。參與期末考卷的質量抽查和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抽查。
4、對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五條 教學督導工作應遵循五個原則:
1、客觀性原則。教學督導工作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對學院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況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評估,要力求作出客觀、公正、恰當的評價。
2、“督”與“導”結合的原則。督——對違反教學規程的人和事,要嚴肅指出,通報批評;導——對教學不規範的情況,要多加引導,提出建議。正确處理和把握“督”與“導”的關系,“督”是前提,“導”是目的,以督促導,以導為主。
3、“人”與“事”有别的原則。對人,要熱情關心,盡量避免對立和抵觸情緒;對事,要敢言是非,以點帶面。
4、民主督導的原則。在督導工作中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作風,要相信、尊重、依靠廣大教師、學生和教學管理人員。督導與被督導之間要建立和諧、寬容、平等、合作、信任的關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理解、尊重并關愛師生。
5、反饋性原則。通過教學督導幫助教師“診斷”教學,将督導過程中發現的情況和問題及時向相關教師和部門反饋溝通,幫助教師揚長避短,提高教學工作水平和效果。
第六條 教學督導工作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與方法進行,主要有實地觀察記錄、課堂聽課、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查詢資料、綜合測評、個别訪談等。教學檢查的形式有常規檢查、專項檢查、期中檢查、期末檢查等。
第七條 學院根據督導員工作情況付給一定報酬或補貼。
第八條 本條例所規定的督導範圍是我院全日制學生的計劃内教學。本規定由院教務辦負責解釋。
人文傳播學院
201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