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曆史文化研究基地創立于2005年,2007升格為省級文科研究單位。由已故先賢、海南曆史文化研究大家周偉民、唐玲玲教授擔任顧問。基地現有專用辦公室28平方米,設備齊全,依托學校和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兩級圖書館,圖書資料建設滿足學術研究需要。周偉民唐玲玲工作室場地面積約320平方米,圖書資料約20000餘冊。自基地建立伊始,即編輯出版基地刊物《海南曆史文化》,目前已連續出版7卷,特輯1卷。先後出版《海南通史》《海南地方志叢刊》《海南通史簡編》《南海天書:海南漁民“更路簿”文化诠釋》《海南史傳與碑傳彙纂》《瓊台詩文會稿》《南海古代航海史》《海南農墾發展史》《南海建築發展史》《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等标志性成果。
本研究團隊成員主要由兼職人員組成,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2人,重點項目專家2人,高級職稱者20餘人:閻廣林、閻根齊、饒穎芝、譚新紅、李長青、李彩霞、和溪、海濱、劉冬梅、焦勇勤、彭衛民、溫小平、趙全鵬、李公羽、張平、馬榮江、李安斌、高海燕、王小蕾、管仲樂、安華濤、朱小甯、鄧玲等。團隊成員主要從事海南地方史、海南文化、南海區域史、南海文明、東南亞文化及華僑研究等。基地成員近三年主要成果:
論文著作
管仲樂:《蘇轼超然灑脫,千古文人仿效:坡仙的曆史記憶》,《海南日報》2024-08-16。
管仲樂:《蘇轼“坡仙”形象的曆史記憶與多元建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4期。
管仲樂:《海上絲綢之路視野下的宋代“海南自貿港”》,《今日海南》,2024-08-01。
管仲樂:《糾文氣、振學風、歸正統——丘濬與明代文壇革新》,《學習時報》2024-05-24。
管仲樂:《信仰、權力與階層:唐刻房山石經《大般若經》中的政治景觀》,《宗教學研究》2024年第3期。
管仲樂:《詩僧惠洪瓊州覓迹東坡》,《海南日報》2024-03-04。
管仲樂:《“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丘濬治學之路》,《海南日報》2023-11-18。
管仲樂:《窺斑見豹,海口翰香書院碑刻遺存,折射清代海南書院創設成風》,《海南日報》2023-10-21。
管仲樂:《望族·清關·家風——清代莫谟暨妻林氏合葬墓志銘》,《海南日報》2023-10-07。
管仲樂:《宋徽宗與<神宵玉清萬壽宮诏碑>》《海南日報》2023-09-09。
管仲樂:《刻在石頭上的珠崖往事》,《海南日報》2023-08-24。
李彩霞:《晚清判詞的傳承、超越與近代轉型——以樊增祥<樊山政書>為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4期。
姚達兌:《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蘇東坡詩文——從最早的西譯說起》,《讀書》2024年第5期。
陳紅旗:《通俗轉向、傳統文化認同與抗戰時期老舍的博弈策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3期。
陳紅旗:《采珠傳說、射日神話與南海青銅文明的消逝——讀天下霸唱<鬼吹燈之南海歸墟>》,《百家評論》2022年第3期。
彭衛民:《“同在聖賢爐冶中”——從越南北使兩篇“辨夷”文再探清代東亞世界的華夷觀》,《外國文學評論》2022年第4期。
彭衛民:《“流動”的傳統與“再造”的經典:從越南漢喃刊印本《家禮》看中國禮學的域外書寫》,《朱子學研究》2024年第1期。
彭衛民:《朱子<家禮>思想在越南陳、黎、阮朝的傳播與影響》,《國際漢學》2022年第3期。
彭衛民:《明代禮學的越南書寫:漢喃家禮文獻及所引中國佚書<新刊家禮或問考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2024年第2期。
彭衛民:《越南漢喃研究院藏稀見<家禮>寫本考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4年第6期。
馬榮江:《立足史料實證,推動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光明日報》2023-05-15
馬榮江:《海南民俗文化生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程志敏:《“南海文明”刍議 ——以曆史地理學和地緣政治學的視角》,《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6期。
閻根齊:《清末至民國時期南海<更路簿>興盛原因探微》,《太平洋學報》2022年第5期。
劉冬梅:《海南黎學學科建設的意義、目标與方法》,《南海學刊》2022年第2期。
劉冬梅:《黎族研究與黎學學科建設概論》,南方出版社2023年版。
石曉岩:《海南黎族文學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版。
張平:《中國古代海洋文學教程》吉林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在研科研項目
張平“丘濬與海南文化‘根脈’的形塑”
畢燕娟“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口對外應急語言服務研究”
程志敏“海南特色文化傳承發展與增強文化自信研究”
彭衛民“東亞藏孤本家禮文獻整理與研究”
管仲樂“蘇轼石刻文獻整理與研究”
閻根齊“《南海<更路簿>研究全集》
姚達兌“東坡在英語世界的譯介(1872年前)”
高海燕“中國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研究”
高海燕“海南水利建設曆史研究”
管仲樂“隋唐至遼金時期房山石經“藏外文獻”整理與研究”
管仲樂“《海口市碑刻所見民本史料彙輯校注》”
劉冬梅“以蘇轼為代表的海南古代清官家風家教研究”
嚴孟春,朱東根“蘇轼家教家風研究”
嚴孟春,朱東根“蘇轼美學思想研究”
金桂桃“海南疍家話研究”
李彩霞“自貿港視域下近代海南港口群經濟文化空間研究”“蘇轼法治思想及其文學性研究”
高智“東坡《書傳》箋譯”
高海燕“清代以來海南黎漢地契的收集、整理與研究”
孫海蘭“南海《更路簿》抄本傳承傳播研究”
樂天“海南黎族源流的膚紋學研究”
獲獎
李彩霞:《鄉族·科舉·港口:明代瓊州 文人地理網絡與地緣認同》,海南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23年。
劉冬梅:《清朝經營海南黎族研究》,海南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一等獎,2022年。
劉冬梅:《月亮謠、神秘果與文丁果》,海南省民族文化“七個一”作品優秀獎,2021年。
閻根齊、吳昊、李雙梅:《海南<;更路簿>地名命名考》,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22年。
張平:《中國古代海洋文學教程》,海口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3年。
饒穎芝:《中國天然橡膠事業親曆者口述實錄·海南卷》,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2020-2022年度海南省優秀精神産品獎(“五個一工程”獎)。
海南省曆史文化研究基地主任 彭衛民教授 pwmzcx@126.com